本文为娜娜米在多肉联萌的原创投稿,如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。
坐标:浙江绍兴
前言:立夏早过了,高温还会远吗?每年多肉度夏,就像打一场艰苦卓绝的保卫战。防虫防雨防高温,哪一项都不能松懈,比冬季防霜冻春季防寒潮煎熬多了。冬、春受冻或许还有机会补救,夏天受热,一天之内连渣都不带剩的(整颗黑腐、化水)。
早前四颗Q橙其中一颗底部有几片叶子化水了,摘除后看了下桩子没有黑腐的迹象,没做任何措施继续放回原位。过了两天,惯例视察时发现整颗化水,掰开来顶端黑腐了。哎,这四颗Q橙被我养得金黄金黄的,老喜欢了。突然没了一颗,如坐针毡。
还有这颗,突然变得非常好看,典型的化水色。果不其然,没几天中心开始黑腐了。
↓这一筐黑方盆里都是同一家店的多肉,带的原土盆,一直没动。左上角那颗Q橙无缘无故化水,让我起了换盆的念头。况且现在气温也还好,加盖个单层遮阳网,整体还是比较舒适的。
盆的选择方面,早前有家多肉店部分多肉带着自家盆土过来,其中一款白色八方盆深得吾心。掐指一算,值得拥有~十几块钱,三十个盆(直径6.8㎝)+三个底托。
吭哧吭哧搞了一天。每一盆都扒掉了原来的营养土,换成自己配的颗粒土。与往常不一样的是,这次底下填了½的陶粒,增加透气性,防止积水。美观起见,又把部分4㎝黑方里爆满的多肉,一并换了,凑了三十盆。
还记得这几盆奶罐吗?外观虽好,但我发现它闷根。可能是太深了,即使是自己换的大颗粒(70%),浇透后也不太容易干。之前图方便,有一半多肉直接原土球戳进去的,好处是不用服盆,坏处是原土太瓷实,不长新根。
为提高多肉生存几率,虽然不舍得也不得不换掉奶罐。保险起见,全部换成了直筒的加仑盆,底部填了三分之二的陶粒,颗粒土占比加大,大于70%(100%颗粒,试过不发根)。换的时候发现,3月份修根修得狠的两盆东云,根系反而长得贼好😂,也说明自己配得土还可以。
烂根的几颗砍头涂抹多菌灵后,置花架晾伤口,等上盆。
**************卖萌昏割线**************
在遮阳方面,新添了三张遮阳网,届时将窗户开口处蒙上。虽然有纱窗,35℃以上还是有点吃力,对阳台内的多肉不是很友好。况且今年景天和球买多了,阳台外放不下,有几盆不得不放到阳台内。
原来那张遮阳网放量很大,5m×2m,遮阳率30%~50%,30℃以内单层遮盖,35℃上下可以对折使用。气温再往上,我还有一张双层同尺寸的。两张同时用,通过折叠,可以应对不同光照强度,缺点是比较费我。
在遮雨方面,今年新添大尺寸防雨膜,可以涵盖整个遮阳架。之前用一米宽的,斜风大雨时,边边角角等于零设防。开年出终于把一米卷耗光了😅。今年春季雨水少,再加上遮盖面积加大,景天确实比往期少出现黑腐问题,至少不是一批批死了。
病虫害方面,由于平常就比较注意防护,通过预埋小白药、定期喷施药水预防(多种药剂混打,这次打醚菌酯,下次打井冈霉素和多菌灵),所以我没有这方面的顾虑。
综上,现在比较让我头疼的就剩烂根问题。同样的配土,有的长势良好,有的莫名烂根。我就去看一些园艺博主,他们底部填陶粒填得很多,几乎要填花盆一半以上。想想也没毛病,后面换盆我也这么干。同时新肉上盆,花盆倾向透气轻薄款式。后续加强防雨,减少浇水频次。剩下靠多肉自己了。
你们为多肉度夏都做了啥,评论区说说。本期就到这儿,下期见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