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0

怀着庭院的梦想,书写窗台寸土篇章(之四)

本文为Qing在多肉联萌的原创投稿,如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。

坐标:北京

G姥姥来北京了!

腊月十八,星期五,G姥姥坐火车到了北京。深夜抵京,见到G妈妈,老人家第一句话是“我什么时候可以看Qing的多肉?”

这场景,看官们觉得奇怪吗?待我从头讲来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G姥姥住在河南一个村里,有一个院子。

院子里前些年只是随意种些小菜,自家吃是管够的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YQ期间,G妈妈给Qing发了张照片,说G姥姥现在也能拍照发微信语音了。

以多肉人的“鹰眼”,Qing一眼就辨识出来,花架上加仑盆里养的虽然是菜色,但不是菜,是多肉。时值冬天,盆底的泥巴诉说着天暖露养的日晒雨淋。

G妈妈说,自己没少给老太太买花苗,不知道啥原因都没养好。八十多岁了,养不好就养不好吧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转眼到了2023年春天,Qing要来G姥姥的地址,从山东大棚买了些多肉寄过去。不是云南多肉不美丽,是山东离河南近,环境差不多服盆更快当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G姥姥收罗了各种泡沫箱,跟着抖音学了剪塑料瓶做盆,给小院花花绿绿的摆开了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每隔段时间,G妈妈给Qing发G姥姥的图片、视频,都是肉肉的小院、小院里的肉肉。

“我妈跟我通话全都是肉肉,还给我讲怎么养的!”

第二年,G姥姥不仅全部养活了养美了,还能给邻居送肉肉了!

听故事,看多肉

鉴于G姥姥的进步速度和小院的地盘,Qing又根据季节寄了茉莉、仙客来。G姥姥都养的开了花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听故事,看多肉

Qing在老太太心中的地位不仅是超过G妈妈,而且是网红名字“女神”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YQ久别,G妈妈一直请G姥姥来北京走走看看。老太太那头摇的拨浪鼓一样“我走了,小院多肉可咋办?!”

这次春节,G妈妈换了个理由,请老太太来看看Qing的多肉,因为再不看就送人了。

老人家急了,小院冬天还是能托付邻居照管的,得走一趟!

听故事,看多肉

于是,G姥姥领着G姥爷,一对八十多岁的老人,在坐火车抵京的第二天上午来看了Qing的多肉。

友友的面基,没有寒暄,直奔多肉!

听故事,看多肉

交流过养护心得,带着Qing的多肉,老人家在G妈妈家里踏踏实实过完了春节。

据说,春节期间,G姥姥要么在家倒腾多肉,要么出门去花市、去公园、去看花,别地儿任她闺女怎么劝也不去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听故事,看多肉

听故事,看多肉

听故事,看多肉

过完春节,天儿有些暖和了。G姥姥要回自己的小院。

临走前两天,G姥姥就给多肉脱土,“这些苗我都要带回家的,搁这儿我绝对不放心。这些盆你们能寄就寄,不能寄等我下次来了再自己拿。”别人都不让插手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G妈妈把老人吃的穿的快递回去了。G姥姥和G姥爷一人拎一袋多肉,坐上火车回家了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G姥姥在G妈妈的指导下,把Qing在联萌发的文章都看了一遍。

G姥姥不识字,主要看图片。这几年,通过抖音、微信的语音转文字,也慢慢认了一些字。

我请教了大叔,转告G姥姥:文章可以听的。

听故事,看多肉

公号文章右上角三个点 选下面听全文就可以听故事了。

希望G姥姥保持着孩童看世界的热情,在小院继续养多肉,养绿植!

之前,@简单的图片都一堆叠,今儿咱们换成中间穿插的,希望看官们也喜欢!。

搬运@简单的美图不知不觉快一年了,希望阳台党不仅养好多肉,还坚持拿相机拍好多肉!

★微信搜索公众号 多肉联萌,即可关注联萌订阅号,更多互动,更多精彩★。